中華傳道會紅磡基督教會
  • 最新消息
    • 教會行事曆
    • 崇拜直播
  • 主頁
  • 本堂介紹
    • 崇拜部
    • 教導部
    • 團契部 >
      • 迦勒團
      • 摩西團
      • 路得團
      • 約書亞團
      • 以斯帖團
      • 提摩太團
      • 高青團
      • 便雅憫團
      • 撒母耳團
      • 約瑟團
      • FANS團契
      • 喜Faith團
    • 關顧部
    • 傳揚部
    • 差傳部
    • 兒童事工 >
      • 兒童主日學
      • 兒童團契
  • 淺談信仰
    • 何謂福音
    • 教義
    • 信徒生活
    • 冷知識
  • 進主居所
    • 差傳通訊
    • 家事家談
  • 聯絡我們
    • 聚會時間
    • 奉獻方法
  • 最新消息
    • 教會行事曆
    • 崇拜直播
  • 主頁
  • 本堂介紹
    • 崇拜部
    • 教導部
    • 團契部 >
      • 迦勒團
      • 摩西團
      • 路得團
      • 約書亞團
      • 以斯帖團
      • 提摩太團
      • 高青團
      • 便雅憫團
      • 撒母耳團
      • 約瑟團
      • FANS團契
      • 喜Faith團
    • 關顧部
    • 傳揚部
    • 差傳部
    • 兒童事工 >
      • 兒童主日學
      • 兒童團契
  • 淺談信仰
    • 何謂福音
    • 教義
    • 信徒生活
    • 冷知識
  • 進主居所
    • 差傳通訊
    • 家事家談
  • 聯絡我們
    • 聚會時間
    • 奉獻方法

在聖經中見到「希伯來人」、「猶大人」、「猶太人」這些不同的名稱,所指的全都是「以色列人」嗎﹖

30/10/2017

0 Comments

 
Picture
​文: Polly Lo
歡迎轉載,版權屬作者所有,
轉載時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問:  在聖經中見到「希伯來人」、「猶大人」、「猶太人」這些不同的名稱,所指的全都是「以色列人」嗎﹖

 
希伯來人、猶大人、以色列人及猶太人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不同名稱。而各名稱所涵蓋的對象也略有不同。
 
希伯來人(Hebrew)
一般來說「希伯來人」主要是用來稱呼從亞伯拉罕到摩西時期的古猶太人。聖經裡第一次出現「希伯來人」這名稱是在創世記14章13節。出生於迦勒底吾珥的亞伯拉罕,得到神的呼召後從哈蘭越過幼發拉底河(古稱「伯拉大河」)往迦南地(參創十一31,十二1~5)。自此之後,這從伯拉大河彼岸而來的民族被稱為「希伯來人」,其字根解作「越過者」或「大河那邊的人」。亦有學者認為「希伯來」一名源自亞伯拉罕的先祖「希伯」(創十21~25,十一16~17;代上一18~25)。[1]
 
聖經中用希伯來人這名稱時,多是跟外族(包括埃及人丶巴比倫人丶迦南人丶非利士人)相提並論的情況,以表示與當地的人有分別。如埃及人為約瑟的家人擺設一席,也為埃及人另擺一席,因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喫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創四十三32)。法老曾強迫「以色列人」做苦工(出一13),又下令收生婆要把希伯來婦人所生的男嬰殺掉。收生婆為保存男嬰的性命而說:「因為希伯來婦人與埃及婦人不同;希伯來婦人健壯,接生婆還沒有到,她們已經生產了。」(出一15~19)。經文前半部的敘述是用「以色列人」的名稱,後半部則用「希伯來人」,因為後半部要強調希伯來婦人與埃及婦女的分別。[2]
以色列人(Israel)
在舊約中,「以色列人」有許多涵意。希伯來人的祖先雅各在雅博渡口跟天使摔跤後,得到神賜名「以色列」(創三十二28)。雅各共有十二個兒子,成為十二支派,後裔統稱為「以色列人」。
 
所羅門王過世後,國家分裂為南北兩國。北方十個支派組成北國以色列。以色列國的人民是「以色列人」。公元前722年,北國被亞述所滅,十個支派被分散在異邦或被外族同化。
先知論到被擄的百姓時又以「以色列人」指所有亡國的南國猶大人民和北國以色列的餘民(參結三1,四13、賽一3~4,五7;耶二1~4)。[3]
 
「以色列人」也泛指屬神的子民。以色列人是直接由神權統治的百姓。因此「以色列人」這稱號是表明了與神立約、得到神的應許和祝福的百姓。
 
猶大人(Judah)
猶大是雅各的第四個兒子。其後裔(猶大支派)就是起初所謂的猶大人。猶大支派的大衛統一全國,成為以色列的君王。以色列王國分裂後,南部的猶大丶便雅憫兩個支派和作祭司的利未支派組成南國,即猶大國。猶大的國民被稱為猶大人。南國滅亡後,百姓被擄到巴比倫。「猶大」這名字不能再代表其國家,但用來表示被擄百姓的種族及其所持守的宗教傳統獨特性。
 
猶太人(Jew)
南國和北國相繼被滅後,以色列人先後被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等帝國統治。「猶太人」變為泛指一切居於巴勒斯坦且與以色列血統及宗教有關的人民,是有別於其他宗教與種族的人。
 
在新約時代,希臘和羅馬人佔領「猶大地」後,稱該地為「猶太地」,居住該地的百姓就被稱為「猶太人」。保羅在書信中常用猶太人作為以色列人的同義詞,與外邦人作比對(例羅一16;林前一23)。 
 
而到了今天,猶太人這名稱往往不再限於民族血統上的猶太人,更包括信奉猶太教、持守猶太傳統的人士。
 
保羅曾自稱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又說自己是以色列人(腓三5),而且他能操希伯來語(徒廿一40),可見他是希伯來民族的後嗣,是個非常純正的以色列人。可是他又說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外表是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惟有內心作猶太人的才是真猶太人(羅九6~7,二28~29)。以色列人作為恩約子民的群體,不是單憑肉身的民族或血源關係,而是需要憑著他們對神的信心,才能承受所應許的福分。今天我們藉著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女,可以得到神應許的祝福。我們都成了屬靈的「以色列人」,活在恩典之中(加三7-16、26-29)。
 


[1]  陳惠榮編:《證主聖經百科全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5),頁747,見「希伯Eber」條及禤浩榮:《聖經中的希伯來人: 漫談聖經希伯來人的思想與文化》(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1999),頁6。

[2]  禤浩榮:《聖經中的希伯來人: 漫談聖經希伯來人的思想與文化》(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1999),頁6。

[3]  R. David Rightmire:「猶太人;猶太教Jews, Judaism」,載《證主聖經神學辭典》,下冊,楊慶球編(香港:福音證主協會,2001),頁865。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您想認識福音嗎?>>

      你有信仰上的難題嗎?

    提交

    翻查問答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May 2018
    March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January 2017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April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5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問題類別

    All

    RSS Feed

© 2015 中華傳道會紅磡基督教會 CNEC Hung Hum Christian Churc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