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道會紅磡基督教會
  • 最新消息
    • 教會行事曆
    • 崇拜直播
  • 主頁
  • 本堂介紹
    • 崇拜部
    • 教導部
    • 團契部 >
      • 迦勒團
      • 摩西團
      • 路得團
      • 約書亞團
      • 以斯帖團
      • 提摩太團
      • 高青團
      • 便雅憫團
      • 撒母耳團
      • 約瑟團
      • FANS團契
      • 喜Faith團
    • 關顧部
    • 傳揚部
    • 差傳部
    • 兒童事工 >
      • 兒童主日學
      • 兒童團契
  • 淺談信仰
    • 何謂福音
    • 教義
    • 信徒生活
    • 冷知識
  • 進主居所
    • 差傳通訊
    • 家事家談
  • 聯絡我們
    • 聚會時間
    • 奉獻方法
  • 最新消息
    • 教會行事曆
    • 崇拜直播
  • 主頁
  • 本堂介紹
    • 崇拜部
    • 教導部
    • 團契部 >
      • 迦勒團
      • 摩西團
      • 路得團
      • 約書亞團
      • 以斯帖團
      • 提摩太團
      • 高青團
      • 便雅憫團
      • 撒母耳團
      • 約瑟團
      • FANS團契
      • 喜Faith團
    • 關顧部
    • 傳揚部
    • 差傳部
    • 兒童事工 >
      • 兒童主日學
      • 兒童團契
  • 淺談信仰
    • 何謂福音
    • 教義
    • 信徒生活
    • 冷知識
  • 進主居所
    • 差傳通訊
    • 家事家談
  • 聯絡我們
    • 聚會時間
    • 奉獻方法

信主之後是否一定加入教會?

3/1/2017

0 Comments

 
Picture
​​​文: Polly Lo
歡迎轉載,版權屬作者所有,
轉載時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問: 信主之後是否一定加入教會?

教會是什麼
「教會」的希臘文是εκκλησία(ekklesia),一般泛指一群人的聚集。該詞在新約中作為基督教的特殊用語方面,主要指基督徒的聚會,引申出來就是「普世性的教會」(或稱「大公教會」,如徒九31;林前六4;弗一22;西一18等)。此外,這詞亦有另一個意義,指某地方的基督徒群體,即「地方性的教會」,如耶路撒冷教會(徒八1)丶哥林多教會(林前一2)丶帖撒羅尼迦教會(帖前一1)等。使徒保羅提出不管是普世性或地方性的教會,都是「神的教會」(林前一2,十32)或「基督的眾教會」(羅十六16)。[1]

 
教會是屬靈的群體。耶穌被聖靈充滿去履行在世的使命(路三21~22)。教會是祂工作的延伸,有聖靈的臨在而得著能力,與人分享福音、在世上作主的見證並互相關顧(徒一8,二43~47,四31~37)。保羅亦指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林前十二27;羅十二5;弗一22~23,四12),有基督作為元首(弗一22,四15;西一18)。信徒在基督裡「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林前十二12~13 ),因為「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林前十二27)。[2]基督的身體既合一又多元。聖靈降臨使初期教會蓬勃成長,三千人信主受浸。雖然信眾有不同的背景(有作奴隸的,亦有自由的),但在基督的身體如家人一樣彼此相交丶相愛,敬虔地祈禱敬拜、擘餅記念主,並傳福音,成就主的大使命。
 
教會對信徒的重要性
從聖經中所揭示的教會性質,可見信耶穌不單是個人得救的經驗,與神重建的亦不止於單對單的關係。作基督徒是歸入一個被呼召出來的群體,就是基督的身體。地上的堂會正是基督身體的具體彰顯。今天基督徒在教會裡以神的愛為基礎,藉聖靈的幫助,同樣可經歷到初期教會的相交丶相愛,彼此建立,並一同踐行使命,活出基督的樣式。
 
現今基督徒不參與教會聚會有很多的原因。或許有信徒因與教會肢體關係疏離,而未能投入教會生活。初信者若在教會中沒有熟絡的弟兄姊妹,參與聚會時又沒有人與他打交道,的確難以融入教會。要知道相交不單是社交活動,是須要互相開放,才能體驗到屬靈生命的共享與心靈的契合。因此教會的新舊成員都有責任踏前一步,「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十24)始能建立更深的關係,互相造就。教會要為信徒設立合適的小組或團契,並鼓勵委身,一同作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各盡其職去事奉,以建立基督的身體(彼前四10)。


或許信徒在互動之中對弟兄姊妹失望,因而離開教會。既然人是有限的、仍有罪性的,由人所組成的教會也不可能完美。敞開心靈與別人交流,彼此進入生命的最深層領域,是需要有智慧和互相尊重。聖經中有關包容、接納、饒恕、相愛等的教導都是要我們在實際的群體生活場境中實踐。信徒在神的家互為肢體,身體上的每個部份都同樣重要。因此應好好珍惜,把握在主裡和好的機會,一同藉禱告交給神。這亦是作見證的機會,因為眾人看見信徒彼此相愛的心,就認出他們是屬主的(約十三35)。
 
以工時長見稱的香港人,往往由於工作繁忙而無法參與教會聚會。教會的眾肢體當然要格外關顧守望這些忙碌的弟兄姊妹。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身體上肢體的喜、怒、哀、樂彼此相通,因此應互相支持。[3]可是信徒也不能以忙碌為由而忽略教會生活。否則只會容易失去在教會中得著信仰的餵養與肢體相互支持的機會,令自己在戰場一樣的職場上陷入單打獨鬥的困境。
 
也許有人認為自己既是普世性教會的成員,未必需要參加地方性的教會。平日跟其他信徒有交往,在主日收看講道崇拜的電視節目便可。當然,個人對神的敬拜是必需的,但根據聖經,神的心意是屬祂的人都一起聚集,同心合意來敬拜讚美祂(包括詩一一一1;來十二22~23;啟十五4)。因此我們不可忽視在教會內的集體崇拜。此外,按聖經和教會的傳統,神一般也會為每位信徒預備一家地方教會,除了特殊情況(如病患、身處的封閉地區不容許教會的設立),信徒也會在地上的教會聚會。我們活在自由城市中的信徒,更應珍惜神為我們所揀選的教會,與弟兄姊妹相處如家人一樣,經歷主為我們預備的喜、怒、哀、樂。
 
盼望每位信徒都愛肢體、愛教會,並委身於教會。
 


[1]  陳惠榮編:《證主聖經百科全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5),頁1002,見「教會」條。

[2]  同上。

[3]  唐佑之:《教會論》(香港:真理基金會有限公司,2008),頁135–36。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您想認識福音嗎?>>

      你有信仰上的難題嗎?

    提交

    翻查問答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May 2018
    March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January 2017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April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5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問題類別

    All

    RSS Feed

© 2015 中華傳道會紅磡基督教會 CNEC Hung Hum Christian Churc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