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道會紅磡基督教會
  • 最新消息
    • 教會行事曆
    • 崇拜直播
  • 主頁
  • 本堂介紹
    • 崇拜部
    • 教導部
    • 團契部 >
      • 迦勒團
      • 摩西團
      • 路得團
      • 約書亞團
      • 以斯帖團
      • 提摩太團
      • 高青團
      • 便雅憫團
      • 撒母耳團
      • 約瑟團
      • FANS團契
      • 喜Faith團
    • 關顧部
    • 傳揚部
    • 差傳部
    • 兒童事工 >
      • 兒童主日學
      • 兒童團契
  • 淺談信仰
    • 何謂福音
    • 教義
    • 信徒生活
    • 冷知識
  • 進主居所
    • 差傳通訊
    • 家事家談
  • 聯絡我們
    • 聚會時間
    • 奉獻方法
  • 最新消息
    • 教會行事曆
    • 崇拜直播
  • 主頁
  • 本堂介紹
    • 崇拜部
    • 教導部
    • 團契部 >
      • 迦勒團
      • 摩西團
      • 路得團
      • 約書亞團
      • 以斯帖團
      • 提摩太團
      • 高青團
      • 便雅憫團
      • 撒母耳團
      • 約瑟團
      • FANS團契
      • 喜Faith團
    • 關顧部
    • 傳揚部
    • 差傳部
    • 兒童事工 >
      • 兒童主日學
      • 兒童團契
  • 淺談信仰
    • 何謂福音
    • 教義
    • 信徒生活
    • 冷知識
  • 進主居所
    • 差傳通訊
    • 家事家談
  • 聯絡我們
    • 聚會時間
    • 奉獻方法

常聽見「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的說法,這究竟是個怎麼樣的道理﹖

28/4/2017

0 Comments

 
Picture
​​​文: Polly Lo
歡迎轉載,版權屬作者所有,
轉載時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問: 常聽見「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的說法,這究竟是個怎麼樣的道理﹖
 
「已然、未然」是聖經的重要主題。在救恩歷史中,耶穌和聖靈的工作「已」實現上帝的應許,可是主尚「未」再臨施行最後的審判,帶來完全的復和。因此上帝的救贖在基督裡「未」完成。[1]
 
舊約背景
讓我們先了解舊約的創造、墮落和救贖觀。神創造了萬物,包括人類。可是人類的先祖亞當與夏娃拒絕了神的主權,於是帶來了審判,但神有救贖的應許。神與以色列人立約,可惜以色列民不斷犯罪,一再帶來了審判。神藉眾先知應許會有新的約、新國度、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新耶路撒冷和錫安會來臨、神的靈會澆灌,賜給百姓新心和新的靈,神會再次釋放祂的百姓。[2]
新約記載
耶穌在世時常向人教導「天國」。「天國」指神的主權與統治,它「已」藉耶穌來到了現今的世代,卻還「未」完全臨到,是對將來世代的盼望。
 
從四福音中可見耶穌在世行了許多神蹟、作過很多宣告,實現舊約中有關彌賽亞應許的預言:帶來好消息、治病、令死人復活、赦免人罪、宣告末世的應許已實現。[3] 這是天國來臨的標記。與此同時,耶穌藉多個比喻(如撒種、切求的寡婦和不義的官的比喻,參太十三、路十八3~8),表明當時仍「未」實現所有的應許,天國是未來的盼望。祂的教導表明天國的信息不會立即為世界帶來劇變,許多人仍拒絕福音,但他們不會即時受審判(如麥子稗子的比喻,參太十三24~30、36~43)。神將來才作終極審判,為義人申冤。天國的發展先是隱藏,然後才逐步顯現,最終必全然顯彰(芥菜種的比喻,參太十三31~32;可四30~32;路十三18~19)。這些教導充份顯示出「已然未然」的張力。
 
此外耶穌又教導門徒要為神國的來臨而禱告(如太六10),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可見神的主權和統治有其終末性,完全實現救恩的天國尚未臨到。耶穌登山變像亦顯出「已然未然」的特性,當時基督在世時通常不會像變像時所顯露的形象,這事件卻預示了祂再來時的榮耀。
 
約翰福音中以「永生」表述末世論,強調永生的福已屬那些信耶穌的人(約三15~16、五24~26),那末世的應許在今世已實現。另一方面永生亦是將來的,到末世才有身體復活與最後審判。信祂的將復活得生,作惡的必被定罪(約五24~29)。[4]
 
五旬節聖靈降下讓我們看到神拯救的應許的實現(徒二16~21),然而神還未揭示一切。聖靈住在信徒心裡,待基督再來治理全地,完全實現神的應許(徒三20~21)。這顯示了「已然未然」的概念。
 
保羅亦於書信中指出救恩是充滿「已然」和「未然」的張力,神應許要將永生賜給屬祂的人,耶穌已被差到世上實現此應許(多一2~3)。然而信徒尚未進入審判後的新天新地,未在永恆的境界中敬拜神。救贖既指已成就的事,同時也指有待實現的事(加三3;腓一6)。信徒在基督裡已經成為後嗣,有聖靈賜下以證明是神的兒女,卻仍要等候將來的身體得贖(羅八18~25丶23;加四7;多三7),死後與基督同在(腓一23),身體會轉化(腓三20~21),在基督裡死了的人亦會從死人中復活(帖前四13~18)。[5]
 
希伯來書宣告基督應驗預言,在這「已」開始的末世顯現(來一2、5~14),祂把自己獻為祭以除掉世人的罪 (來九26)。可是「未然」的特徵依然存在,基督雖作王,信徒仍要信靠、順服、等候祂再來。將來祂所有的敵人都服在祂腳下(來一14、十12~13),那時候祂的旨意才完全實現。[6]
 
啟示錄強調神救贖的應許於耶穌裡實現。因耶穌的死,信徒能脫離罪惡,被建立為國度和祭司(啟一5~6),基督的十架擊敗了撒旦(啟十二7~12)。這是「已然」的信息。此書亦以很多的象徵來表達「未然」,撒旦、獸、巴比倫和假先知必被擊敗。神會建立新天新地,有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不再有疾病丶罪惡和死亡,祂要與信徒永遠同住(啟廿一1~廿二5)。
 
結論
總括而言,基督信仰是「已然」的,因基督已為我們釘十架、經過死亡丶復活丶升天丶作王。另一方面卻是「未然」的,因祂必會再臨(約十四1~3;徒一11),確立那充滿愛與公義的統治與主權(彼後三13),實現終末的得勝與榮耀。在「已然未然」的過渡期,信徒在世上仍要面對困苦(徒十四22),例如公義未彰、受各樣的引誘、遭遇挫折。這一切都是歷煉,作為上帝國度的子民,信徒須在磨難中忍耐,持定信心和盼望,在生活上追求聖潔,活出基督的生命(約壹二28~三3)。在今生服在上帝的權柄、操練聖潔,於終末來臨時必可得上帝所預備的獎賞,就是生命的冠冕(林前九24~27)。此外信徒亦必須踐行福音使命,努力向人傳揚上帝透過基督為人所預備的救恩。
 
終極的盼望並非遙不可及,我們都要好好擔當上帝所給我們在世上的崗位,迎向新天新地。


[1] Thomas R, Schreiner, Magnifying God in Christ: A Summ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10), 19.

[2] 同上書,頁20-21。

[3] 同上書,頁22-23。

[4] 同上書,26-27丶235。

[5] 鄧雅各:《新約神導論》,邵樟平、邵尹妙珍譯(香港:天道,2012),頁207、210-211及奧爾森:《統一與多元的基督教信仰》,李金好譯(香港:基道,2006),頁315~316。

[6] Thomas R, Schreiner, Magnifying God in Christ: A Summ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10), 32-33.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您想認識福音嗎?>>

      你有信仰上的難題嗎?

    提交

    翻查問答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Octo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May 2018
    March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January 2017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April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5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問題類別

    All

    RSS Feed

© 2015 中華傳道會紅磡基督教會 CNEC Hung Hum Christian Church. All Rights Reserved.